|
||
摘要: 玄武岩纤维粉煤灰混凝土符合绿色、经济发展理念,为提高其工程实际应用的可靠性,本文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长度(6、12、18 mm)单掺和混杂条件下,通过粉煤灰与水泥水化过程形成的孔隙、孔隙物相分布及分形维数,探究了玄武岩纤维粉煤灰混凝土孔隙结构表征及其抗冻性。研究结果表明,在300次冻融循环后,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损伤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:未掺玄武岩纤维、单掺玄武岩纤维、混杂玄武岩纤维。从孔隙结构表征来看,玄武岩纤维掺入细化了孔隙,即最大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减小,从孔隙物相分布及分形维数来看,单掺孔隙主要集中在纤维的周围,使得内部孔隙形成线型集中分布,易造成冻胀应力集中,而混杂孔隙集中的现象减少,其微小孔隙分散效应有利于减小冻胀应力作用,同时粉煤灰延后水化微填充作用改善了孔隙结构,纤维的“桥接”作用阻止了孔隙径向裂隙的进一步发展,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。
京ICP备13015787号-3 版权所有 © 2013《水力发电学报》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: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邮政编码:100084 电话:010-6278381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:support@magtech.com.c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