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志昌,李若冰,傅铭焕 等. 矩形明渠自由水跃长度的理论分析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3, 32(6): 108
-114
. |
[2] |
陶磊,张俊发,刘云贺. 最大可信地震下重力坝三维非线性灾变分析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4, 33(1): 132
-138
. |
[3] |
李庆斌,林,鹏. 论智能大坝 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4, 33(1): 139
-146
. |
[4] |
付军,冯平. 降水丰枯及下垫面变化对滦河干流径流量的影响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5, 34(9): 10
-19
. |
[5] |
贺莉,闫云霞,颜明. 渭河下游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5, 34(9): 59
-63
. |
[6] |
张健,黎东洲,结少鹏,弋鹏飞. 考虑摩阻的停泵水锤传播公式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5, 34(9): 92
-97
. |
[7] |
孙伟,何蕴龙,苗君,喻虎圻,李巍,熊堃. 水体对河床式水电站厂房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5, 34(9): 119
-127
. |
[8] |
徐波,张雅琦,李友平. 水电站机组抗震设计在西南区域地震中的意义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5, 34(9): 128
-137
. |
[9] |
吴永妍,刘昭伟,陈永灿,杨玉峰. 梯形明渠–马蹄形隧洞过渡段流动形态与局部水头损失研究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6, 35(1): 46
-55
. |
[10] |
毕磊,钟登华,赵梦琦. 基于均匀设计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仿真多因素敏感性分析[J]. 水力发电学报, 2016, 35(1): 118
-123
. |
|